2021-04-06 2614 次浏览
浪涌保护器怎么选型?
浪涌保护器是防止过电压的,电压达到一定范围即击穿导通,如雷击或其它原因引起过电压等等,起到保护。防雷器的选择是根据电源的来源选择,分3级防雷,第一级变压器到总电柜避雷器不能少于60KA,二级也是电柜到电箱不能少于40KA,三级,也就是到家庭电箱,不少于20KA.
空开是根据避雷器的放电电流来选择开关的大小60KA选63A ,40KA选40A,20KA选25A。
浪涌也叫突波
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浪涌保护器型号怎么看?
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特别是对浪涌保护器比较陌生的客户,更是毫无头绪。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防雷器型号的含义,从而让防雷器选型更简单。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 现在防雷行业国家标准对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命名规则还没有硬性规定,所以各个厂家都自有型号,命名规格也是自由发挥。电源防雷器,即电源浪涌保护器,分为 直流电源防雷器和交流电源防雷器。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最大放电电流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地理位置及年平均雷暴日,计算Ng(1 km2面积内年平均雷击数)值,确定电源防雷器的最大放电电流。一般可选用100 kA或65 kA,作为该系统电源的一级防雷;二、三级防雷可选用40kA,终端选用插座型避雷器(如Einmax2具有滤波功能,消除99%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实现终端能域避雷和频域避雷的相结合)。
常用浪涌保护器SPD的概述
(1)开关型电源防雷器 MG-50B
产品特点:
① 主材采用多层石墨间隙和高耐热的特氟纶隔环。
② 无漏流、无续流,可安装在电表前端。
③ 无需额外加装电路熔断保护装置。
④ 泄放能量大。
⑤ 使用寿命长。
(2)开关型电源防雷器 MG-15
产品特点:
① 标准模块化设计,标准35mm导轨安装,使用方便。
② 核心器件采用压敏电阻(MOV),通流容量大,输出残压低,响应速度快。
③ 每只模块都设置两至三组脱扣装置,其中一组芯片老化时,其他正常的芯片可继续使用。
④ 外壳采用高阻燃性材料,符合电气安全要求。
⑤ 可附加声光报警遥信模块。
交流电源防雷器型号
M-----代表电源防雷器(电源浪涌保护器)
40----代表最大通流量(单位:KA)
B-----代表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代码
3-----代表电压电阻模块数
N-----代表带NPE模块
其中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对应代码分别如下
A-----420V及以上
B-----385V
C-----320V
D-----275V
E-----160V
F-----110V
G-----85V
直流电源防雷器型号
M-----代表电源防雷器(电源浪涌保护器)
40----代表最大通流量(单位:KA)
48----代表标称工作电压
结构化设计
电源防雷器的结构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压敏电阻是被树脂密封着,散热效果较差,会使压敏电阻因发热而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使电源防雷器的整体性能下降。目前,电源防雷产品有两种结构形式:整体式模块化设计和插拔式模块化设计。插拔式结构在插拔时必然因间隙存在而发生放电干扰,尤其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方,此现象将会更严重,使防雷器的性能下降。而整体式模块化设计不存在任何间隙,同时因采用导轨式安装,也可实现热(带电)更换。因此选择整体式模块化设计的电源防雷产品更为合适。
避雷器和浪涌保护器二者作为电气设备中常用的原件都有防止过电压,特别是防止雷电过电压的功能,但两者在应用上还是有许多区别。今天就来讲下浪涌保护器(SPD)的选型,及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
类型的选择
目前SPD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大类型。串联式电涌保护器其实也是由两级并联的SPD模块或MOV片组成,中间串联一组退藕电感,其残压很小,但与被保护设备的容量匹配要求较高,体积也较大,适用于机房配电箱或UPS前端或重要场所的孤立设备的保护。SPD绝大多数场合都采用并联式。对于并联式SPD又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开关型(间隙型)和限压型(压敏电阻型)。
由于间隙型SPD的起动电压高且不稳、残压大,极易损坏后续设备,因此不能单独使用,作为多级保护中的一级;而压敏电阻型SPD的标称导通电压较低,电气性能稳定,而残压也很低,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实行多级保护。